查看: 926|回复: 0

[其他讨论] “中国第一股民”去世!曾2万炒到2000万

[复制链接]

3万

主题

4万

帖子

12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29213
发表于 2021-6-15 07:28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据多家媒体报道,有 " 杨百万 "" 中国第一股民 " 之称的资深股民杨怀定于 2021 年 6 月 13 日凌晨去世,享年 71 岁。



图 / 人民网


" 杨百万 " 原名杨怀定,曾是中国股市的一个传奇——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仓库保管员,变成在股市呼风唤雨的超级大户,甚至因此获得了 " 中国第一股民 " 的称号。


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早期参与者,实践者和见证者,杨百万在证券市场拥有许多 " 第一 ":


第一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;


第一个到中国人民银行咨询证券的个人;


第一个个人从保安公司聘请保镖;


第一个主动到税务部门咨询交税政策;


第一个聘请私人律师;



第一个与证券公司对簿公堂;


也是第一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大学聘为教授。


1998 年,他还被中央电视台评为 "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风云人物 "。


国库券里赚到第一桶金


杨百万真实姓名叫杨怀定,但与他的真名相比,更多人还是愿意把他叫做杨百万。


因为早在三十多年前,人们还在纷纷渴望成为万元户的时候,只有初中文化的杨怀定通过证券市场,已经成为百万富翁,也成为股市上的风云人物,他也因此有了 " 杨百万 "、" 炒股大王 "、" 中国股市第一人 " 甚至是 " 股神 " 的美誉。


对此,杨怀定曾表示,他是一个幸运儿。" 改革开放之初,上海是桥头堡,我感到越来越多的投资机会在自己周围,但当时很多人对此并没有清晰的认识。"


1988 年 4 月 21 日,经国务院批准,上海、重庆、深圳等全国 7 个城市首次放开了国库券转让市场。


彼时,杨怀定因故刚从上海铁合金厂辞职,在广泛浏览各类报刊杂志中捕捉到了这条信息。


" 那天是 4 月 21 日,一早我就到西康路的静安证券业务部去了。当天国债交易开盘 104 元,我迅速买进,当时钱不多,全部积蓄两万元钱,全买 ! 等我吃了午饭再去营业部时,已经涨到 112 元了,去掉佣金,一天就挣了 800 块钱。"


" 这是什么概念呢,当时我在工厂上班一个月才 50 多元的工资,等于一天就赚到了以前差不多一年的工资。" 杨怀定敏锐地从中嗅到了财富机遇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最多时,杨怀定订了 70 多种报纸,甚至把茅盾的小说《子夜》也当作了股市入门 " 教科书 "。


就这样,他开始频繁地辗转于各大城市,进行国库券的收购和转卖,低吸高抛,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


" 中国股市第一人"


1990 年,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,捞到第一桶金的杨怀定随即转战股票市场。


然而当时上海的股票市场非常低迷,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个新兴的概念。


"1990 年底,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的第一天,我一个人独揽了交易量的一半,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。" 杨怀定回忆到。当时,杨怀定坚定认为国家设立证券交易所,一定会有大发展,自己没有理由不积极参与。


真正令杨怀定一炮而红的则是 1993 年的上证市场,当时的整个市场气氛非常激烈,沪指更是从 400 点一路上涨至 1500 点,很多人都说这些大盘毕竟会涨到 1800 点,但是杨百万不这么认为,同时还劝告各大散户不要冲动,但是没有人听见他的话,纷纷听从那些股评家的大涨预言,最终大盘暴跌至 1000 点一下,而杨怀定早在 1500 点的时候就已经抛售完毕。这一次 " 股神 " 的名号响彻全国。


而从炒国债到炒股票,每次进出市场的资金达到上百万元,那时候人们就给了他 " 杨百万 " 这个形象的称号。


淡出视线后依然生活在股票的世界里


很多年轻人可能没有听过 " 杨百万 " 的名字。


主要是因为此后中国股市从蹒跚学步到发展壮大。" 杨百万 " 这样的个人大户开始从中心舞台逐渐淡出,成了数以万计中国普通股民中的一员。


他生前始终生活在股票的世界里,他的家和他的证券工作室,都位于上海市闸北区的一所环境优雅的住宅小区里,工作室里都是跟着杨百万学炒股的股民。在他的办公桌上,同时摆放着三台笔记本电脑,一台记录着股市大盘的走势,两台监控着他所关注的股票行情,时时地提醒学员要注意的情况。每天早上股市开市之前到达工作室上班,3 点股市闭市后下班,这就是老杨一天的生活。


而到双休日的时候,老杨又会接受到全国很多地方的邀请,飞到各地去做讲座,股票成了他生活里重要的一部分。


学历不高的他还先后出版了《要做股市赢家》等 5 本专著,并和儿子一起开发出了 " 杨百万决策操作系统 " 软件。



曾请警察当保镖


2007 年,杨百万曾上过《鲁豫有约》,那一期的主题是股民沉浮记。


陈鲁豫:那个时候的一百万等于今天的好几千万吧 ? 你当时一百万是放在一个存折,还是几个存折呀 ?


杨百万:全部现金,没有存折。当时没有一百,没有五十的,都是十块的。


陈鲁豫:我很好奇,十块一张的,然后一百万得有多大啊 ?


杨百万:一封是一斤二两,我都秤过,一封就是一万块一叠。


陈鲁豫:一万块是一斤二两,一百万就一百多斤,比我还要重呢 ! 那你们家都放哪儿啊 ?


杨百万:挺简单的,往橱顶一放就行了。那时候我最担心的就是坐火车,这个箱子往火车上一放,就怕它那个手柄裂掉以后掉下来,肯定散落一地。现在这个社会治安,如果有人知道你这一箱是一百万,至少五个城市都跟着你,把你杀了。我带着一百万麻烦特多,因为当时进出火车站要检查危险品的,一打开多危险啊,他 X 光一照,哇 ! 都是人民币 ! 所以我老在火车站被人家扣留下来,他想这个人非偷即抢。坐飞机都给人家盘查,因为 X 光照出是人民币。


陈鲁豫:你的样子鬼鬼祟祟吗,那个时候 ?


杨百万:我的样子很坦然的喽,但是他都是以貌取人的。我那个时候吃得肥肥的、胖胖的,他认为我一定是一个贪官,准备外逃的。后来扣留的时候,我总跟他讲,我在上海很有名,叫杨百万。回到上海以后,我马上就跑到公安局,说我挣了钱了,想请两个保镖。请公安当保镖,在那个年代是非常轰动的新闻。


陈鲁豫:你请警察当保镖啊 ?


杨百万:对呀,公安局就给我配了两个保镖,600 块钱一个月,两个人 1200。配了保镖以后,第二天上海的《解放日报》就发社会特大新闻,上海出现了第一个请公安局当私人保镖的先富起来的人。我到税务局去的事,第二天报纸也报道了,说公民的纳税意识在提高。这两份报纸我都买了一份,一直藏到现在,就是怕政策变化,我有证据了。现在没用了,但成为非常珍贵的史料。


杨百万自称政策受益者:


每个时代都有属于你的机会


2013 年,杨百万曾接受四川经济日报的采访。


彼时年过六旬的杨怀定称自己过得挺舒服。" 比起当年的 2 万块本钱,今天我股市的 2000 万,资产增加了 1 千倍,钱够用就好,养老也可以不靠国家、靠自己了,除了抽根烟、喝个茶,没有什么奢侈的爱好。"


" 每个时代,都有属于你的机会;我老了,我特别想告诉年轻人,一定要捕捉到属于你们这代人的机会。" 他很认真地说。


" 我常说,与其怨天尤人,不如捕捉机会,尤其是年轻人,我想一定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里找到自己发财致富、改变命运的机会。" 杨怀定很自信。


今天,中国股市已非 20 多年前 " 杨百万 " 们 " 点券成金 " 的状态,更多股民要实现发财梦,除了要有 " 胆子和脑子 ",背后还要有更加系统的制度支撑。


杨怀定觉得,未来中国股市的改革方向应该是更趋法制化、规范化的。比如预防上市公司信息造假、增加信息披露的公信力、透明度等,还有很多机制性的工作要改、要做。


【郑重声明】荷顿论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,仅为提供更多信息,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。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。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,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,不为其版权负责;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,原作者未知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,请及时与我们联络,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